近日,大连出台农村产业扶贫发展规划。结合大连产业扶贫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,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、做强优势特色产业、发展壮大乡村旅游、积极探索电商扶贫作为主要任务重点推进,规划布局了“三大发展片区”,并确定了“八大扶贫产业”,力争到2020年让全市128个低收入村全部脱贫摘帽。
围绕“五大优势产业”,结合区域禀赋条件和产业发展趋势,遵循“产业基础较好、发展条件具备、增收效果明显”的原则,大连为低收入村研究、选定了“八大扶贫产业”,即:蔬菜、水果、畜牧、林木、设施农业、乡村旅游、光伏发电和电子商务,规划、布局了绿色生态、优势产业、特色旅游“三大发展片区”。其中绿色生态发展片区主要涵盖大连北部山区和水源涵养区域内的96个低收入村,重点发展优质蔬菜、特色林果。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,鼓励绿色、生态发展,实现生态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筹兼顾。优势产业发展片区主要涵盖普兰店区、瓦房店市和庄河市大部分地区、90多个低收入村,重点发展精细菌菜、特色水果、优质畜禽、精品林木。大力推进优势产业规模化、标准化、集约化发展,着力打造一批“一村一品”专业化村。特色旅游发展片区主要涵盖普兰店区东部和北部、瓦房店市东部、庄河市中部和北部的18个乡镇(街道)、68个低收入村和12个民族村,重点发展滨海旅游、温泉度假、垂钓采摘、休闲观光、民俗风情和农耕体验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。 在扶贫产业的带动下,到2020年,力争实现全市128个低收入村扶贫产业和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全覆盖。
扶贫产业引领带动作用突出,助推全市低收入村有序脱贫摘帽。其中:2018年,力争26个低收入村脱贫摘帽;2019年,力争35个低收入村脱贫摘帽;2020年,全市128个低收入村全部脱贫摘帽。扶贫产业助农增收效果明显,全市128个低收入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0元以上。